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经合办深入学习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胡玉亭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围绕打造市场主体获得感最强城市的目标,立足主责主业,强化目标引领,启动实施市政府经合办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工程”,为努力打造营商环境大连样本贡献力量。
一是以树牢“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改变大连必须首先改变我们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为目标,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工程。把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全办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清单”,逐项推进落实,切实提高政治意识,增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是以招引项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实施国内招商项目倍增工程。2022年分别推动签约、落地、储备在谈项目1000个、800个、5000个,实现项目倍增,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63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以高质量的招商引资项目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力支撑“三年过万亿”目标的实现。
三是以塑造“投资大连”招商品牌为目标,实施放大推介活动招商溢出效应工程。策划组织好各类“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2022年组织各级各类招商活动2000场次以上。借助推进沈大合作、粤辽对口合作、沪连经贸合作、辽苏对口合作等区域合作工作平台以及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在与国内重点区域和城市交流交往活动中,加强大连投资环境和政策宣传。
四是以提升项目单位获得感为目标,实施投资政策精准推送工程。全面搜集整理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产业支持政策等政策措施,分门别类细致梳理,并借助招商网站、云招商小程序、招商引资活动等平台以及专业招商平台和社会中介机构,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畅通投资政策获取渠道。
五是以提高项目落地率为目标,实施项目跟踪服务专项工程。在“区—块—链”招商引资新格局下,建立市、区、园区三级联动、部门协同招商工作机制,项目谋划招商落地协同推进机制,产业链招商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周调度、月通报和考核督促机制。加强对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在谈项目考核,加强过程管理。推动建立“大连市重大招商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专项负责协调、统筹、督导重大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各项工作。
六是以强化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为目标,实施招商领域履约践诺工程。指导和督促各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作出违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不能落实或者超出职权职能范围的政策承诺。不做违规承诺,不搞虚假招商,严格履行各项政策承诺,兑现已签订的各类合同。以市政府名义与企业签署的投资协议,严格按程序开展合法性审查,并坚决按照《大连市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统计办法》以及实际到位资金专项审计工作方案,对各地区内资到位资金规范统计,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到位资金项目开展定期审计。
七是以贴近企业、贴近基层服务项目为目标,实施“大走访、大调研”专项工程。办领导带队,组织全办人员带着问题、带着任务,深入项目、企业和园区,点对点联系招商项目、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实打实解忧帮困。严格落实“精文减会”和“基层减负”工作要求,最大限度精简会议和发文数量,开发大连市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推动项目管理精准高效,实行每月到位资金统计与审计同步进行,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项目。
八是以充分发挥商会作用为目标,实施驻连异地商会党建工作指导和服务工作强化工程。通过加强驻连异地商会党支部建设工作,凝聚商会会员人心、团结会员力量、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商会会员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回报社会,推进和谐商会建设,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加强沟通与服务,增加异地商会成员的归属感,更好发挥异地商会“两地熟”的独特优势,宣传和推广大连的投资环境和对外优质招商项目,使其成为大连投资兴业“推介员”、项目招引“宣传员”。
九是以提升投资服务水平为目标,实施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专项工程。以品牌化为方向,开展全市招商队伍“大培训”。启动“招商人才训练营”,注重最前沿的理念、最新的产业知识输入,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招商队伍。建设招商项目管理系统、精准招商大数据平台,编制《招商引资政策手册》等招商材料,加强对招商工作业务指导。
十是以强化营商环境建设责任落实为目标,实施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专项工程。坚持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全办考核指标体系,并结合工作作风建设,重点整治工作上推诿扯皮、挑肥拣瘦、互相攀比、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等问题,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及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实行“一处一清单”,强化责任落实。机关纪委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监督力度,树立正面典型引导,揭露反面典型,以案示警,坚持警示教育和正面宣传相结合,强化正风肃纪,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以“零容忍”态度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