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红沿河核电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力确保在运机组安全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得到充分保障,三轮机组大修以及二期工程建设均按计划进行,全年实现上网电量306.49亿度,相当于大连当年用电量的九成、辽宁当年用电量的一成五,为辽宁、大连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电力保障,持续助力我国碳减排不断进步。
根据世界核电权威统计数据,红沿河核电4台运行机组有36项核心指标达国际卓越值,占比为75%;1、3号机组在美国核电运营协会(INPO)对世界核电机组的综合评比中并列第一。
在抗疫关键阶段,红沿河核电快速响应地方需求,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向省市县政府、医疗机构、周边社区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并组织员工捐款35万元,充分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
据介绍,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2台机组进入投产发电前的关键阶段。5号机组正在进行装载核燃料前的综合调试,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建成发电。6号机组设备安装就位,已完成冷态功能试验,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发电。二期工程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安全质量水平,连续获评安质环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估“双8级”,至2020年底,工程建设安全生产3345天。
作为大型清洁能源企业,红沿河核电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为持续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红沿河核电2020年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9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68万吨,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等效于6.9万公顷森林吸收量。
红沿河核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四管齐下”,2020年共投入扶贫资金600余万元,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创新扶贫方式,通过直播带货,扩大红沿河周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周边经济社会与核电事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