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经合办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创新作为、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合作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主要亮点
(一)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实现同比增长10.8%。推动省外218个内资项目进资,实现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296.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288亿元的100.7%,总量居全省第一。
(二)在全省率先开展网络招商。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招商方式,3月3日,举办辽宁省历史首次网络招商引资推介会
——“大连市首场网络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邀请330位企业家在线参加活动,签约91个项目,总投资额1051.5亿元。全年开展“云招商”推介会13场,累计在线观看人次1423.5万,向社会各界传递了我市誓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强烈信号。
(三)聚焦年度重点目标发起“秋冬季攻势”专项行动。为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从8月初开始,围绕聚焦深化园区改革发展等9个方面开展“秋冬季攻势”专项行动,全市新签约项目453个,总投资额5029.6亿元,有效降低上半年疫情影响,为2021年实现开门红储备了一批重大项目。
(四)制定出台重大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大连市克服疫情影响支持招商项目落户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土地供给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提振企业投资大连信心。政策出台以来,新签约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等项目237个,新落地金石滩大白鲸航海时代等项目187个。会同市商务局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实施意见(2020-2022年)》,对新发展阶段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五)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任务。千方百计化解疫情造成的重重困难,扎实做好贵州六盘水市、新疆八师石河子市等5个地区的对口帮扶及支援工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重点指标较上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334名援黔、援疆、援藏干部人才在扶贫协作一线充分发挥作用,助力受援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赢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实现“三连好”打下坚实基础。
(六)创新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助力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把消费扶贫作为助力中西部地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一招,成立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创新发力,深入推进消费扶贫“七进”行动,加快专区专馆专柜建设,推动消费扶贫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采购、销售贫困地区扶贫产品2.82亿元,是去年的近2倍,带动贫困人口增收7013人,同比增长50%。
(七)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持续推进沪连经贸合作,2017年沪连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以来,两地共签署意向协议235个,协议金额2597.6亿元;截止目前,已落实198个,落实率84.25%。开启沈大合作交流新篇章,举行两市合作交流座谈会,签署合作交流备忘录,制定《沈阳市和大连市合作交流实施方案》,组建沈大合作交流协调机构,开展两市各地区结对合作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地区正在稳步推进与沈阳市的合作交流。成立粤辽对口合作领导小组,按省政府工作部署推进辽粤合作工作。
二、2020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力推进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率队赴受援地区开展调研对接,保障市领导赴受援地区调研对接11次,接待受援地区领导来访8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22次。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及项目,坚持“月调度、季分析、年考核”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精准落实。二是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突出“早”“快”“紧”。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立即制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和对口帮扶(支援)有关工作的通知》等,部署和组织落实疫情期间的扶贫协作各项工作。2月份在全市范围下达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各项工作任务和项目清单。在我市人代会未召开、财政预算尚未审议的情况下,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先期拨付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迅速动员、紧急调配,于2月4日向受援地区发出第一批医疗救护物资,累计向5个受援地区捐赠各类口罩30.6万个、防护服6055套等防疫物资。组织挂职干部以及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立即返岗,全力支援受援地区抗疫和复工复产复学。大连市援黔医疗队员在六盘水市专业化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年高考中,“大连班”创造了六盘水市同类班级高考历史最好成绩。三是坚持开拓创新,着力提升扶贫协作的质量效益。在原有消费扶贫“六进”的基础上,增加“进网络”,形成“七进”,充分借助网络直播的影响力,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扶贫产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举办东西部扶贫协作消费扶贫网络直播推介活动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网络招商推介会,单场直播活动销售额突破2400万元。开创产业合作新局面,全年落实东西部扶贫产业合作项目19个,增长46.2%;实现到位资金21.2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6倍;带动脱贫增收6253人,增长85%。推动韩伟集团六盘水12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项目于9月底建成投产,总投资6亿元的300万羽蛋鸡产业园项目落户朝阳市并加快建设。推动六盘水玄武岩新材料项目落户北黄海经济区,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反向飞地经济”新模式。四是工作发力更加精准,帮扶措施更加细致。转移六盘水贫困劳动力来连稳岗就业144人,完成两省协议目标任务3.6倍;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810人,完成目标任务3.5倍;帮助到其他地区就业2493人,增长19%。携手奔小康工作中,全市420家单位参与结对帮扶,实现了对六盘水市从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到农村中小学、贫困乡镇卫生院的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全力做好对口帮扶六盘水市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作为,组织11家企业参与帮扶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6个挂牌督战贫困村,共捐赠款物286.98万元,村均帮扶资金47.8万元,实施27个援建项目,覆盖2299户贫困户。
(二)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扎实推进国内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全年工作。将国内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年初制定下发《2020年大连市国内招商引资工作要点》《2020 年市政府经合办国内招商引资“876”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意见。年中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化解存量资源等年度中心工作,展开“存量招商”和“秋冬季攻势”专项行动。二是贯彻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部署。在做好全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研究制定疫情期间招商工作措施,2月4日、2月17日,相继向各地区下发《关于疫情防控和国内招商引资“两手抓”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招商引资相关工作的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三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飞地经济”工作部署开展“飞地经济招商年”活动。开展“五有活动月”,编印下发《大连市“飞地经济”招商政策汇编/2020》,开展“飞地经济”招商活动260次,对接企业489家,洽谈“飞地经济”招商项目389个,签约飞入“飞地经济”招商项目85个,总投资额750.73亿元,“飞地经济”招商年取得较好效果。四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园区改革工作部署。在“网络招商”中积极推介园区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组织16个园区参加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各类招商活动,洽谈推动项目。园区新落地项目74个,总投资额597.3亿元;园区新签约项目208个,总投资额2744.9亿元,较好发挥了园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
(三)坚持结果导向,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是围绕“876”计划逐项推进落实。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开展大型招商促进周活动5次,市领导带队开展招商活动21次,3个重点地区新签约项目219个。二是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推动我市8个纳入省“重强抓”专项行动重点内资项目(以项目用地完成招拍挂为准)全部完成。新落地项目347个,总投资额1923.58亿元,其中,一产项目27个、二产项目65个、三产项目255个,储备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对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出贡献。三是多措并举推动招商项目进资。通过每月调度通报、全市大排名、实地督查、工作提示单、聘请第三方机构审计等措施,完成内资到位资金1556.8亿元(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296.8亿元、省内市外到位资金260亿元),60%以上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市稳投资形成重要支撑。
(四)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集中学习14次。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整治“中梗阻”,从18个方面,着力解决作风松散、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的“中梗阻”问题。二是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有意识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对口帮扶、国内招商引资等艰苦、重要岗位培养锻炼,2020年提拔使用2名副处级年轻干部。目前,实有1978年1月以后出生的正处级领导干部2名,占全办正处级领导干部的25%;1978年1月以后出生的副处级领导干部6名,占全办副处级领导干部的85.7%。三是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开展“严明党纪法规,强化正风肃纪”纪律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遵守党纪党规意识,使清廉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产业化招商水平较低。各地区围绕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开展精准招商不够,产业链条不长、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全市2020年进资项目中房地产项目占总额49.3%,占比过大。
(二)园区招商作用发挥不够。各地区招商引资成效还不均衡,各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主战场和承载地方面作用发挥不够。
(三)重大项目储备不足。2020年进资项目中,202个新进资项目、251个续建项目;2020年新签约的亿元以上项目204个,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2021年个别地区、园区引进项目任务压力很大。
四、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工作安排,科学谋划国内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合作、对口支援等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经济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把国内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建链补链强链行动等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实施意见(2020-2022年)》,发挥国内招商引资牵头抓总职能作用,搭建平台、分解指标任务、采取措施推进落实。进一步优化国内招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把到位内资、招商活动、签约项目、落地项目等重要任务纳入对地区、园区的绩效考核,确保完成省、市各项任务指标。
(二)构建“区、块、链”为主体的国内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区”,各地区、园区作为招商主体围绕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承担区域招商引资任务;“块”,围绕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围绕各自产业规划研究谋划招商引资,承担“块”的招商引资职能;“链”,围绕产业链研究谋划精准招商,在全市组建12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实行一链一策一专班,开展专业化、产业化招商,承担产业链招商引资任务。通过开展产业链专班招商、深化园区建设发展招商、盘活存量资源招商、发展“飞地经济”招商、聚焦“两新一重”招商等,确保国内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三)以强化投资促进工作机制为抓手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研究招商引资项目布局,围绕全市“产业地图”,明确各地区产业定位,推动特色产业统筹招商、集中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签约前预审制度,对项目是否符合各地区和园区发展定位及项目可行性、投入产出比进行论证分析。广泛搭建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商协会、老乡会、校友会等积极作用,组织开展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招商活动,借助辽洽会、重大展庆活动等载体开展“请进来”招商活动。研究制定投资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完成招商引资各项指标任务。
(四)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为招商引资搭建平台、拓展渠道。深化沪连经贸合作,持续跟踪推进已签约项目落实。围绕十方面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沈大合作交流。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与京津冀产业发展对接协作。借助辽粤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泛珠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
(五)全力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序推进落实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以东西部扶贫协作建立的良好合作为基础,与六盘水市探索建立新的合作交流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规划(2021-2025年)》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八师石河子市、西藏那曲市索县、湖北兴山县及对口帮扶省内朝阳市工作。
(六)持续加强党建工作,为做好经济合作交流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抓好机关党建和异地商会等非公有制单位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继续推进“中梗阻”整治,提高工作执行力、落实力。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政府经合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务实工作,奋力开创经济合作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