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聚焦了世界目光。大连作为东北开放的龙头,每届都积极组织参展,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与全球建立起更密切的经贸对接。今年,大连又开始新的探索,努力通过进博会这个内涵丰富的平台,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实现更大作为。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伯元)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4日晚在上海开幕,作为推动全球商品和服务供需对接的重要桥梁,进一步发挥国际采购平台、投资促进平台、人文交流平台、开放合作平台的作用。昨日,大连交易团在进博会精彩亮相,首次推出大连人文展区,企业现场开展签约合作,更加充分地利用进博会各项平台功能,从展场连接全球市场。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7月,市政府印发《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连交易团组织工作实施方案》,按照“1+6+17+1”(1个秘书处,下设6个工作组,17个采购分团,1个招商分团)模式建立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大连交易团,加快推进组织采购商及专业观众报名。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进博会,大连交易团对展会平台功能的利用更加充分。进博会是一个国际采购平台,本届全市共有409家采购企业、1237位专业观众报名参加进博会,经过前期对接,昨日上午就有企业签订了采购合同。进博会是一个投资促进平台,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招商团走不出去,所以我市把国际重要厂商云集的进博会,作为对外招商的一个重要平台,招商分团进入展场,与参展企业开展招商合作。进博会还是一个人文交流平台,我市首次在展会设置大连人文展示区,在这里向世界展示大连形象,进一步加深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同时,大连交易团关注进博会作为开放合作平台带来的溢出效应,通过进博会引发下一步的产能合作、产业合作,带动大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大连人文展区,大连贝雕、面塑、核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海参、苹果、河豚、裙带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大连礼物”纷纷登场。美国客商David Hanson在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台前长时间驻足,他表示,贝雕、面塑、核雕这些传统艺术品的美感让他印象深刻。他来过大连一次,但时间太短了。通过大连人文展区,他对大连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希望有机会再到大连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品尝大连的海鲜。
大连人文展区的特色农产品也吸引了现场很多参观者,为进博会增添了“大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