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经合办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市政府经合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内招商引资、沪连经贸合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及对口支援等三大任务,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市经济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呈现六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到位内资指标任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止11月底,实现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170.94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总量位居全省首位。

  第二个亮点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成效显著。在2018年国家东西扶贫工作考核中,我市被评为“好”的等次,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我办对口帮扶处获得“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受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第三个亮点是,“飞地经济”招商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了《围绕“飞地经济”园区开展国内招商引资实施方案(试行)》,组织各地区国内招商部门进行集中培训、5个省级飞地园区进行专题推介,在国内招商部门设立“飞地经济”招商专员,开展“飞地经济招商微论坛”,在长三角、京津冀大型招商活动中突出“飞地经济”招商主题,在全市国内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中增加“飞地经济”招商项目指标。全市开展“飞地经济”招商活动56次,储备“飞地经济”招商项目99个(其中签约“飞地经济”项目34个),落地“飞地经济”项目41个。

  第四个亮点是,我市纳入省双百攻坚项目全部落地。针对我市12个省双百攻坚项目,每月进行情况汇总,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开展实地督导调研4次,现场了解项目落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督办通知、给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写信等方式,督促推动项目落地进程。截至10月底,12个项目已全部落地,落地率100%。

  第五个亮点是,沪连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组织开展了“2019沪连经贸合作上海?大连周”活动、第三届沪连对口合作高端论坛等3次大型沪连经贸合作活动,将活动中签署的41个合作协议项目全部纳入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库,实行全程跟踪、重点推动、动态管理,目前已落实6个。2017年、2018年共签署沪连经贸合作意向项目114个,截止目前,已落实97个,落实率85%。

  第六个亮点是,深耕三大重点区域。为深耕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三个重点区域,我办按照三个区域重新划分三个招商处室的招商职能,聚焦重点区域,从产业分析、项目包装、项目洽谈、活动组织到项目跟踪推动一条龙为县区和来连投资企业做好服务,研究制定了三大重点区域产业招商指南。组织开展了“大连-珠三角地区招商周” “大连-京津冀(北京)招商周”等活动。

  (二)取得六方面经验

  第一方面经验是,以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工作。切实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专题理论学习研讨、专题调研、上专题党课,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专项自查和整改,积极配合市委第七巡察组对我办进行政治巡察,并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加大异地商会党组织建设力度,新组建5家异地商会党支部,党组织在异地商会的覆盖率达81%,发展预备党员31名。

  第二方面经验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地区经济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谭作钧书记带队赴珠三角地区、谭成旭市长带队赴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亲自调度推动项目落实。分管副市长亲力亲为抓招商,洽谈推动了中新生物港、万科新兴产业双创中心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市领导全年带队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53次,“请进来”招商活动241次,洽谈推动项目290个。

  第三方面经验是,依托各类平台资源开展精准招商。借助在连举办的达沃斯论坛、国际啤酒节等重大活动,工博会、服博会等重要展会,江苏企业家大连行、清华经管企业家学者大连行等商会和机构在连举行活动的契机,有针对性地与行业领军企业对接,洽谈、推动项目。全市全年新洽谈储备项目411个,新签约项目207个。

  第四方面经验是,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修改完善《国内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及时调整考核指标,修改完善《省外到位资金考核办法》,制定《国内招商项目跟踪推进工作机制(试行)》等。每月对各地区省外实际到位资金进行通报,每季度对各地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分析通报。

  第五方面经验是,全面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率队赴六盘水市调研对接工作,全市召开市委常委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工作18次。年度财政援助资金1.26亿元,比去年增长21%;动员社会力量募捐款物4775万元,比去年增长80%。盘州国家储备林、力威铝业等13个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实现到位资金21亿元,是2018年的5倍;带动脱贫人口3378人,是2018年的6.4倍。

  第六方面经验是,扎实推进援疆、援藏、援兴山县及省内帮扶朝阳市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率队赴西藏那曲市索县、新疆八师石河子市开展调研对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向4个受援地提供财政援助资金3.125亿元。国家扶贫日举办受援地农特产品展销会。积极推进与朝阳市的7个“飞地经济”合作项目,长川制靴、凌源市天河水商贸等项目已落户,7个朝阳市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已全部建成。

  二、当前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新项目、大项目储备不足。省外实际到位资金主要依赖老(续建)项目进资,一些地区缺乏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具有产业龙头地位的储备项目,2020年实际到位资金增长压力较大。

  第二,招商干部队伍建设有待于加强。目前各地区和重点园区从事国内招商的行政编制保障不够,专业化不强,且多有兼职,投入精力不足,难以适应当前招商引资的需要。

  第三,招商经费保障不足。一是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对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和市直部门进行“奖补”。二是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对介绍引进项目做出重大贡献的商会、中介组织和自然人进行“奖励”。三是没有商务活动具体接待标准,各地区不敢用不会用,急需出台招商引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对就餐、住宿、用车等工作适当放宽。

  第四,“飞地经济”招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飞地经济”项目的认定标准不够完善。三是“飞地经济”园区建设进展缓慢,数量不足。四是“飞地经济”招商要素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第五,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部分地区对产业合作重视程度不够,双方资源对接不深入,还需进一步拓展合作思路,消费扶贫方面还存在着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问题。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市政府经合办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和大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发37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全会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针对国内招商引资、沪连经贸合作、对口帮扶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采取有力举措,一项一项抓落实,推动全市经合工作再创佳绩。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内招商工作创新发展

  聚焦全市产业集群发展目录清单,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拓展平台载体,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队伍,加强成效考评,强化措施保障,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高标准储备项目,高效率推进项目落地,落实“876”招商计划,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局面。

  “八大招商工程”,一是招商市场深耕拓展工程,引导各地区深耕传统招商区域,拓展招商市场,拓宽招商视野覆盖面。积极开拓东北招商市场,针对沈阳、哈尔滨、长春重点目标企业,开展登门招商。二是小分队精准招商工程,精准对接、务实高效地开展招商。三是“飞地”招商模式创新工程,利用“飞地经济”模式之资源优化、利用共享、打破要素壁垒的政策优势开展招商。四是窗口前移网络构建招商工程,发挥驻京办、驻沈办等驻外机构的作用,借助异地辽宁(大连)商会、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等资源渠道优势,在重点城市设立大连国内招商联络站。五是展会平台资源招商工程,充分利用举行展会、论坛、庆典等活动时知名企业和项目信息聚集的良好时机开展招商。六是商会乡情回归招商工程,充分利用大连异地商会和异地辽宁(大连)商会的“乡情”资源,广泛动员全国各地企业关注大连、参与大连经济建设。七是校友亲情纽带招商工程,发挥校友“亲情”纽带作用和资源优势,链接全国各地各类校友企业,宣传推介大连、搜集项目信息、来连投资兴业。八是存量资源盘活招商工程,通过盘活要素资源存量和项目信息存量开展招商引资。

  “七项全市大型招商活动”,一是组织开展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周活动。二是组织开展面向珠三角地区的招商周活动。三是组织开展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招商周活动。四是组织开展面向山东半岛的招商周活动。五是组织开展面向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招商月活动。六是组织开展重大招商项目百日攻坚活动,集中推动重大项目解决存在问题、加快落地进程。七是组织开展“飞地经济”招商年活动,将“飞地经济”招商作为全年招商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点工作。

  “六项工作措施”,一是健全招商体系。拟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统筹、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力量下沉的全员招商体系和工作机制。二是规范项目管理。全市所有招商项目全部录入《辽宁省国内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建立“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人、一个团队、一张推进计划表和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工作模式,加强风险研判和防控。三是强化跟踪调度。需要多个职能部门或地区提供要素保障的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调度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四是加强要素供给。协调相关部门编制产业招商用地规划,提出全市工业、商业、住宅等产业用地保障数量,做好项目前期基础性工作,建设标准化厂房。五是强化资金保障。拟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和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等方式,对招商引资贡献突出的各地区、市直部门、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及自然人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和奖励,补贴招商经费不足,同时尽快出台商务接待标准,对就餐、住宿、用车等工作适当放宽。六是加强成效考核。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绩效在全市经济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的比重,除对各区市县、先导区考核外,拟对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和市直保障要素供给部门设定考核指标,营造全员招商氛围,并建立奖惩工作机制。

  (二)强化跟踪服务,持续深化沪连对口经贸合作和区域合作

  加大面向上海(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开展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周活动、面向长江经济带的招商月活动等,多层级搭建沪连经贸合作平台。高质量举办“第四届沪连对口合作高端论坛”,学习上海先进经验,探索大连路径。与上海相关部门、驻沪机构和重点企业对接建立联系,广泛收集经济发展、对外投资合作布局、产业转移,技术转化及资本合作意向等方面的政策、信息,为深化沪连经贸合作提供支持。加大沪连合作以来签约未落实项目、以及2019年新签约沪连经贸合作项目的推进力度,协调推动相关责任单位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沪连合作开花结果。

  (三)坚持做细做实做好,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热度不减、力度不减,成效更加突出、特色更加突出”的工作思路,全力开展“两保持三突出一探索”六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两保持”,一是保持工作力度。坚持高位推进,尽锐出战,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以决战决胜的态度,全力以赴冲刺攻坚。二是保持工作节奏。整体工作突出一个“早”字,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早开工、早见效。

  “三突出”,一是突出工作项目化。强化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化管理,将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等方面的工作具化为可实施、可调度的具体项目,以项目清单的方式,提升脱贫成效。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以“帮助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和减少返贫”为重点,各项帮扶措施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着力突出消费扶贫、产业合作、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领域,提升脱贫质量。三是突出工作特色。巩固提升现有“六进”“组团帮扶”“产教结合”等帮扶品牌,创新利用社会扶贫网等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在消费扶贫、产业合作等领域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新的帮扶工作品牌。

  “一探索”,探索建立大连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新疆八师石河子市、西藏那曲市索县、湖北省兴山县、省内朝阳的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在全力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注重探索大连与5个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在经贸合作等领域的长效机制,探索新模式,制定新政策,推动大连与5个地区合作常态化、制度化。

  (四)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为做好经济合作交流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全市经合系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经合系统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抓好机关党建和异地商会等非公有制单位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做好巡察反馈问题常态化整改工作,高标准落实“严细实”工作要求。坚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合作工作,对于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时期的大连来讲至关重要。市政府经合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惧风雨,不畏险阻,不断开创经济合作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 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