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抢抓辽宁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机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局,高效能推进,圆满完成了国内招商引资、区域协作、对口帮扶、交流联络等工作任务,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国内招商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开展国内招商引资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国内招商引资活动。先后随省政府赴上海开展经济合作交流活动,组团赴哈尔滨、成都、杭州、乌鲁木齐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组织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赴上海开展经济合作交流活动,组织金州新区、旅顺口区和瓦房店市等赴西安参加第十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指导保税区、普湾新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瓦房店市等区市县、先导区及相关产业园区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借助软交会、海创周和首届全国蒙商投融资与项目推动大连峰会、“慧聚长江、智通大连”经济论坛、正和岛辽宁岛邻机构成立仪式暨“引领新经济、开创新商态”主题论坛、辽宁省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活动和全国知名企业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行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招商推介、项目对接和参观考察活动,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活动成果。2014年,全市引进行业百强企业32家,引进实际到位资金2580亿元,同比增长6.5%。
二是扎实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推进工作。按照市领导对招商项目“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工作要求,我办确定了110个全市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全程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目前,在30个在谈项目中,有18个项目实现签约,12个项目正在就项目选址、合作协议等进行深入洽谈;在40个签约待建项目中,17个项目实现新开工,23个项目正在推进规划报批、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开工前准备工作;在40个在建项目中,12个项目实现了竣工,5个项目正式投产运营,23个项目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在谈项目“谈而不落”的问题,我办注重发挥市开放领导小组对内开放办公室的作用,在推行重点项目全程跟踪、项目直通车、问题协调调度、定期交流反馈、考核激励“五项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重点项目月报告、重点项目问题清单和直通车服务专线、调研走访等形式,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24个问题中,金州古城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分区规划审批等6个项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普湾中铁铁笼与中拓食品冷链物流园等7个项目问题区市县、先导区正积极协调解决,瓦房店深圳巨海太平湾建材加工园等6个项目问题已部分解决或进入解决程序,高新区中兴通讯智慧城市研发中心等5个项目问题已提出解决方案。
三是积极推动招商服务工作平台建设。我办注重整合招商资源,努力拓展招商渠道,积极搭建“十大招商平台”,即“走出去”拜访企业平台、“请进来”考察实地平台、大连招商网综合服务平台、全国重点展会项目洽谈平台、大连市异地商会会员企业在连投资平台、异地大连企业家回连考察洽谈平台、重点园区招商推介平台、区域合作组织交流平台、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学员企业投资信息平台、驻外办事处投资信息收集平台。通过招商平台组织开展了“东北振兴知名企业辽宁行?大连市招商推介会”及大连市异地商会企业家区市(县)行等活动,对接了陕西银河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西安创联超声技术有限公司、郑州金土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推进了忠旺集团项目、北大荒集团项目、上海盐商集团项目等,考察了新希望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等知名企业,雨润集团、合众人寿、润恒集团、碧水源等14家企业已进行了项目选址。同时,我办还专门成立了投资企业服务中心、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设立了“重点项目投资企业工作室”、“项目洽谈室”,建立了国内招商工作站,搭建了融资辅助平台、咨询中介平台、信息支持平台,深入开展项目洽谈和对接服务,努力推动全市内招工作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二)对口帮扶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成果”,认真做好援建项目调研论证、考察验收和资金拨付工作,向湖北省兴山县和辽宁省朝阳市无偿援助项目资金2000万元。一是推进高层互访。认真组织接待新疆第八师石河子市、西藏那曲地区和贵州省六盘水市党政代表团及朝阳市代表团来连考察访问,协调李万才市长参加了“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全年组织接待受援地区领导来连学习考察260人次。二是推进项目合作。组织我市企业及相关单位赴受援地区开展经贸考察和项目对接活动7次,大连仁禾集团将六盘水小黄姜产业基地作为公司开拓市场的备选基地,大连华锐重工集团与六盘水市西南天地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在电力设备、重型化工设备、垃圾焚烧处理设备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大连市古莲国际旅行社与六盘水市凉都旅游行业协会达成合作共识,大连兴业源集团将六盘水红心猕猴桃引入家乐福、北京华联超市销售,大连市中心医院与六盘水市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结成友好共建对子,大连化物所为六盘水市中草药材药理成份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大连市商业学校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和教师到六盘水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挂职支教,大连市中心医院与六盘水市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大连市商业学校与六盘水市职业技术学校结为友好共建关系。协调大连阿鲁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赴八师石河子市投资考察,商谈利用复合菌进行棉粕脱毒、苜蓿青储合作项目,推进大连沈特电缆有限公司在石河子市投资建设铜包铝电线电缆厂;推动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与兴山县就建设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分中心达成合作意向。三是抓好人才培养。为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和六盘水市扶贫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培训干部153人次,为八师石河子市培训中青年干部及教育、卫生系统人才11期511人次,为西藏那曲地区培训党政干部63人次,为兴山县培训中青年干部40人次,为朝阳新希望技工学校培训基地培训学生70人,做好我市与六盘水市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以及八师石河子市、朝阳市干部来连挂职培训工作,努力为受援地区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开展无偿援助。认真做好我市对口帮扶朝阳市工作,购置华晨医用救护车32辆、强化60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向2.5万城乡贫困户发放日常生活物品、帮助困难家庭学子圆大学梦等,确立朝阳新希望技工学校为“大连市对口帮扶朝阳市劳务输出职业培训基地”,推动朝阳市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华晨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开展新能源电池合作。协调著名藏医专家、脉泻疗法传承人旦松扎巴等6名藏医来连免费义诊,组织召开中医药、藏医药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为推进两地医疗卫生合作奠定了基础。认真做好大连市援藏干部医疗补助费发放工作,做好援疆、援藏工作经费申请拨付工作,确保我市援疆、援藏干部顺利开展工作。
(三)区域协作工作
一是积极参加区域合作组织活动。认真组织参加环渤海区域产学研对接(枣庄)活动、环渤海市长特派员“服务企业、促进合作”座谈会、第八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赢在跨界”中国新经济高峰论坛暨大连楼外楼传媒十周年文化盛典以及东北东部(12+2)市(州)区域合作联席会第六届圆桌会议等活动,努力促进区域合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联合体特派员考察在连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推进高校院所与辽宁沿海城市产学研深度合作;组织联合体特派员与艾美瑞企业对接,推进镁空应急电源产品在辽宁沿海地区推广应用。认真组织接待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唐山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来连考察调研,推进区域合作组织兄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接华录集团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智慧城市、“三街两棚”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合作事宜;对接北京恩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建立辽宁海洋产品大连电商总部基地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协调聂潍枢景泰蓝唐卡博物馆、润安实业有限公司来连考察选址,推进北京宏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型节能挤出纤维混凝土墙体构建项目和盈科律师事务所律云商务金融法律服务等项目;协调民族学院与艾美先端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控制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合作意向,协调大庆夕阳红置业有限公司与金石滩、小窑湾对接洽谈养老项目,推动旅顺口区与呼伦贝尔市和四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游客互换。加强《辽宁沿海经济》编辑部队伍建设,增加了杂志栏目内容,提高了期刊发行量,较好发挥了《辽宁沿海经济》的窗口作用。二是认真组织参加展览展洽活动。先后组织参加首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2014亚洲通讯营销产业发展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等展会活动12次,参展企业59家、展位112个,现场销售额突破500万元,达成代理合作意向300余个,意向合同金额近2亿元。其中,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咸阳、宝鸡、铁岭客商意向签订加盟销售代理协议,大连希奥特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威海市开发区管委会达成合作意向,大连三星数控有限公司与西安客商达成合作意向,大连19家房地产企业签订购房意向合同47套、投资金额1.5亿元,大连6家海洋食品企业与30余名客商达成区域代理合作意向。通过展览展洽活动平台,认真组织接待普洛斯集团来连投资考察,推动医药物流产业园项目尽快落地;走访百鲜汇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大连益玮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衔接中国电商协会、辽渔集团、京东集团、顺丰速运等,推进了阿里巴巴跨境B2B平台等项目;推动建立“京东商城—大连馆”和阿里特色中国项目,利用互联网推广大连特色农、渔产品,扩大我市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大连产品的知名度。
(四)交流联络工作
加强对异地商会和驻连机构的管理、服务和协调,深入异地商会走访调研和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商会党建和服务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异地商会与社会组织合作规范,组织召开大连异地商会经验交流会和异地商会负责人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工作要求,帮助商会企业解决工作难题。扎实开展商会项目年建设,收集商会会员企业投资信息和在建拟建项目,会员企业在连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实际到位资金210亿元,拟建项目32个。启动异地商会企业家赴普湾新区、甘井子区和庄河市开展区市(县)行活动,推动会员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组织异地商会参加首届全国蒙商投融资与项目推动大连峰会、大连太平湾巨海国际石材产业城项目推介会、亚洲通讯营销产业发展大会、大连·酒泉经贸协作洽谈会、美国德州罗布斯敦市城市开发项目说明会、八师石河子市产业援疆经贸洽谈推介会等经贸活动53次,协助辽宁加宝石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石化项目、建设投资企业光伏项目和农业项目在连考察选址,推进商会会员企业投资的6D光影剧目《海梦大连》项目和钢结构加工安装项目等,有力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利用网站、报刊等媒体搞好舆论宣传,徽商商会为白血病患儿捐款、吉林商会关爱孤独症儿童蓝色天使行动、铁岭商会挽救会员生命在行动等活动相继被媒体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大连异地商会的社会影响力。认真做好异地商会和驻连办事处年检工作,指导大连黑龙江商会、大连徽商商会和大连广东商会、大连内蒙古商会、大连河南商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大连市宁波商会、大连晋江商会、长春市大连商会挂牌成立,新成立企业驻大连办事处5家。积极推进新疆、潮汕、台州、抚顺籍企业家在连筹建商会,大力支持大连籍企业家在成都、天津、哈尔滨市筹建商会,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二、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新的一年里,要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层次、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做大现代服务业,以强化服务投资企业为抓手,以确保重点项目落地、达产为目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为加快推进大连“两先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创新抓好内招工作落实。按照省、市对内开放工作部署,组织区市县、先导区及相关产业园区开展“走出去”招商推介活动6次、“请进来”活动2次,协助相关区市县、先导区搞好重点招商活动,抓好重大项目引进、调度、跟踪、推进,努力提升项目进资率、开工率、达产率。一是完善十大招商平台,强化招商服务功能。搭建好大连招商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投资企业网上互动,扩大项目信息源;强化重点园区招商平台,加强产业园区宣传推介,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做好全国重点展会项目洽谈平台、区域合作组织交流平台、驻外办事处投资信息搜集平台,挖掘项目信息,拓展项目引进渠道;做实“走出去”拜访企业平台、“请进来”考察实地平台、大连异地商会会员企业在连投资平台、异地大连企业家回乡考察洽谈平台、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学员企业投资信息平台,掌握企业投资意向信息,引进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项目。二是强化五个服务载体功能,提升服务投资企业质量。强化投资企业服务中心、产业园区服务中心、重点投资企业工作室、项目洽谈室、国内招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五个服务载体,加大服务投资企业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以全市52个产业园区为重点,强化园区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招商服务;积极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难题;统筹协调全市国内招商部门和市直部门,帮助重点投资企业搞好项目选址、市场调研和政策咨询等工作。三是落实五项跟踪保障制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抓好重点项目全程跟踪、直通车、问题协调调度、定期交流反馈、考核激励五项制度落实,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强化对110个重点项目的跟踪力度,加强工作分类指导,定期做好更新调整等工作;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直通车”作用,畅通与重点投资企业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周调度、月例会、定期走访企业、项目问题清单等制度,甄别研判项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重点项目专报》及时反馈项目进展及问题解决情况。四是实施多项后台服务,为投资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整合多元化融资主体,搭建融资辅助平台,帮助企业与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整合律师咨询机构、会计(审计)咨询机构、管理咨询机构,搭建咨询中介平台,为投资企业提供项目论证、商务谈判、验资注册及薪酬体系设计等咨询服务;整合人才市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信息资源,搭建信息支持平台,向投资企业提供人才招聘、短期培训、订单培养等信息,向投资企业提供产业技术转移和重点项目研发信息,帮助投资企业破解创新驱动难题。五是突出一项核心指标,强化投资企业服务绩效考核。把服务投资企业、跟踪推进重点项目的过程、数量与结果等指标作为对区市县、先导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推进相关区市县、先导区健全完善以内招责任部门为主的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发挥内招部门在服务企业中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大服务投资企业工作力度。
(二)扎实推进对口援助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扶贫办、三峡办及省、市工作部署,坚持政府援助与企业合作相结合、扶贫与开发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扎实做好我市对口援助地区的项目筛选和资金拨付等工作,积极支持受援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帮扶协作工作机制,推进领导高层互访和对口帮扶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市领导赴新疆、西藏、贵州、兴山县考察调研,探索对口援助新思路,寻求合作交流新途径。全面开展经济、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对口援助工作,深入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政府援助项目工程,推进投资合作项目,建立援助项目档案,提高对口援助工作效能。认真组织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赴受援地区投资考察和项目对接,邀请受援地区企业来连参加商贸展洽活动,挖掘受援地区特色产品,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认真做好受援地区干部培训和挂职进修工作,通过远程教学、专家讲学、实地培训等形式,为受援地区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受援地区的造血功能。
(三)认真参与区域协作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工作,建立健全与辽沿海、环渤海、东北东部、八市一盟等区域性合作组织的高层领导会晤和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我市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东北腹地等区域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创新区域合作形式,丰富区域合作内容,努力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辽宁沿海经济》的舆论窗口和大连的辐射带动作用,巩固提高大连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区域合作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服务企业结合起来,与服务项目结合起来,协调东北东部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市参加3.15国际消费品(大连)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推进大连与兄弟省市的产业对接、资本流通和经贸往来。积极组织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商品展销和大型经贸活动,重点参加2015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第十九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15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努力拓展我市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扎实搞好交流联络工作。加强异地商会和驻连机构的管理、服务和协调,定期组织召开驻连办事处工作交流会和商会秘书长联席会,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组织参观考察活动,努力提高异地商会和驻连办事处整体建设水平。扎实开展大连异地商会诚信建设年活动,搞好异地商会创业辅导活动和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商会项目库建设和维护管理。指导异地商会做好挂牌成立、换届选举以及驻连机构的登记备案、变更注销等工作,指导异地企业家在连筹建商会,鼓励大连籍企业家在外省市筹建商会。积极组织异地商会和驻连办事处参加我市“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和经贸交流活动,持续推进大连异地商会县区行活动,强化信息交流、项目对接和协调服务功能,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