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内经济合作交流十大工程

    一是招商机制创新工程。把机制创新作为推动项目落地的着力点,不断完善、深化内招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推行责任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努力建设体制健全、管理规范、机制灵活的内招工作体系。(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
    二是实际到位资金创新高工程。全年实际到位资金2000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650亿元,省内域外实际到位资金350亿元。(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
    三是招商活动上规模工程。除参加省政府组织的 “走出去”招商活动外,市政府还将组织“走出去”招商活动2次;各区市、先导区自行组织“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分别不少于6次。市经信委、农委、服务业委、旅游局、金融局、土地储备中心、工商联等相关市直单位根据工作职能组织和参与好“走出去”和“请进来”专题招商活动。(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市直有关部门)
    四是招商引资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软件及服务业外包、新材料及生物产业等10大战略新兴产业,占引进项目总数的30%以上,全市新引进央企、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和企业总部30家以上;三次产业发展中,现代服务业引进项目数占引进项目总数的50%以上,现代农业项目引进在涉农区市、先导区中有明显增加;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鼓励符合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引进;坚持招商与引智相结合,招产业项目与金融投资相结合,鼓励支持各区域引进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市直相关部门)
    五是大项目引进工程。加强大项目引进工作,实际落地项目中,亿元以上大项目占80%,5亿元以上大项目占50%,10亿元以上大项目占25%。(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
    六是项目服务高效化工程。建立健全项目落地服务的各项工作机制,加速项目落地进程。推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按照“专人、专责、限时、承诺”原则,真正提供无障碍、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切实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
    七是招商管理信息化工程。不断完善和丰富招商网站和项目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到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数据权威,使其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工作交流的平台,内招业务统计、分析、调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市经合办,各区市、先导区)
    八是区域合作实效化工程。以各区域合作组织为纽带,扩大交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以加强重点领域合作为契机,组织参加国内重点展洽活动7次,努力推进区域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责任单位:市经合办,有关区市、先导区,市直有关部门)
    九是商会活动上台阶工程。加强对异地商会的业务管理,新组建异地商会2家,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外地知名企业家(该省50强企业或该省行业50强企业10人以上)来连考察10次,组织本市异地商会企业家赴会籍所在地开展招商考察活动10次。(责任单位:市经合办)
    十是对口帮扶协作工程。继续加强对口单位党政领导交流互访,探索建立帮扶支持的长效机制。加强人才交流与技能培训,推动贫困地区相关人员提高素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变输血为造血,鼓励引导各种层次、不同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责任单位:市经合办,有关区市、先导区,市直有关部门)

 

编辑: 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